會員服務| 客服熱線:0527-83091818

勐??h千余畝橡膠林被強制鏟除

   2016-02-16 692
核心提示:云南勐海縣灰塘村24戶村民種植的1100余畝橡膠林被政府部門強制鏟除,理由是涉嫌侵占國有林地。村民代表王剛美向縣政府申請公開鏟除橡膠林行為的法律依據,縣政府法制辦答復不予公開。1月18日,王剛美已向西雙版納中院提起行政訴訟。 自國務院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實施以來,公民
        云南勐海縣灰塘村24戶村民種植的1100余畝橡膠林被政府部門強制鏟除,理由是涉嫌侵占國有林地。村民代表王剛美向縣政府申請公開鏟除橡膠林行為的法律依據,縣政府法制辦答復不予公開。1月18日,王剛美已向西雙版納中院提起行政訴訟。

    自國務院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實施以來,公民申請政府公開信息受阻的現象雖然屢見不鮮,但勐??h這一次給出的理由著實令人錯愕。該縣法制辦認為,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公共安全、經濟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,公開后可能會影響檢查、調查、取證等執(zhí)法活動,可能會威脅不特定公民個人生命安全。這三條理由,要么影響安全穩(wěn)定,要么影響正常執(zhí)法,要么威脅他人生命,每一條拿出來都是利害關系重大,對此我們不妨逐條剖析。

     勐??h千余畝橡膠林被強制鏟除

    其一,相對人申請公開的信息為政府執(zhí)法的法律依據,如何就涉及到了公共安全、經濟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呢?公開法律依據又會對上述安全穩(wěn)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呢?產生糾紛與矛盾的原因是相對人質疑政府執(zhí)法的合法性,政府拒不公開法律依據,反倒認為公開了會影響安全穩(wěn)定。這不得不令人生疑:究竟是誰在制造社會不穩(wěn)定因素呢?倘若按照其邏輯,政府行為就沒有必要向公眾亮明法律依據了,拿所謂的公共安全、經濟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來威懾相對人,這種“大話”當真是小瞧了如今老百姓的法治意識。

    其二,說公開信息可能影響檢查、調查、取證等執(zhí)法活動,這話倒不假,倘若公開的法律依據不充分,那么執(zhí)法必然遭致相對人的抵制與反抗。難不成勐??h政府對強制鏟除橡膠林的行為合法性也沒有信心?如果自認為執(zhí)法合法正當,為何害怕公開法律依據而影響執(zhí)法呢?要知道,法律依據是人們判斷行政行為合法性的關鍵,向相對人公開法律依據恰是論證行政行為合法性的需要,也是獲得相對人理解與服從的關鍵。

    其三,說公開法律依據可能威脅公民生命安全,更是令人找不著北。該縣法制辦負責人解釋稱:村民侵占國有林地本身已涉嫌犯罪,縣政府考慮到涉案家庭較多才撤銷刑事追責,如果公開相關信息,涉案的24戶村民就可能會被刑事追責。如此說來,縣政府拒絕公開信息,原來是為相對人身家性命考慮。只是這番解釋更是法律漏洞大開:如果涉嫌犯罪就必須刑事追責,縣政府有什么權力撤銷刑事追責?倘若這種說法屬實,縣政府乃構成重大違法,有關執(zhí)法機關更是涉嫌瀆職,更應當追究相關領導濫用權力干預司法的法律責任。
 
 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
 
更多>同類園林資訊
推薦圖文
推薦園林資訊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