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葉紅櫨火紅的葉片
紫葉紅櫨是從歐洲引進并經過了十多年的培育推廣,現已經適應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的種植和栽培,具有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等特點。葉片初春鮮紅色,夏季紅而亮麗,秋季更加紫紅美艷,特別是枝條頂端花序絮狀鮮紅,如煙似霧,是極具開發(fā)價值的園林新樹種。
紫葉紅櫨喜光、耐陰、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嚴,耐干旱貧瘠及堿性土壤,不耐水濕,以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最好。其根系發(fā)達、生長快,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。
紫葉紅櫨的繁殖
紫葉紅櫨用種子繁殖后代分化十分嚴重,因此生產上主要采用嫁接、壓條和扦插方法進行擴繁。但壓條法費工且管理復雜,繁殖系數低;扦插繁殖成活率低,成苗時間長,通常生產上以嫁接繁殖應用最為普遍。
紫葉紅櫨嫁接技術
枝接:接穗采集在落葉休眠后、春季萌芽前均可進行,但以萌芽前隨采隨接為好。接穗采集時應從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植株上剪取枝條,剪后按一定數量綁扎成捆,放入冷庫保存,隨采隨接的應用濕布包好備用。紫葉紅櫨一年中可以枝接的時間較長,4月至9月都可進行。除了劈接、插皮接外,根據砧木粗細大小不同還可進行切接、腹接、舌接,只要操作熟練,成活率都可達到90%以上。
芽接:在枝條可以離皮時,選葉色鮮艷、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、芽眼飽滿的枝條作接穗,隨采隨用。嫁接前對準備嫁接的黃櫨砧木進行修枝,留側上枝,并澆一次透水,然后用雙刀進行嫁接,砧穗接觸好,成活率高。
高接換:主要用于快速培養(yǎng)大規(guī)格工程用苗,根據工程需要選育一定高度和規(guī)格的砧木進行嫁接,可直接劈接、插皮接、切接,也可采取先培養(yǎng)二級或三級側枝,然后在分枝上嫁接的措施,以便迅速成冠,一般成活率在95%以上。
紫葉紅櫨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:
紫葉紅櫨病蟲害較少,目前發(fā)現的病害主要有黃萎病,蟲害為梨木虱、黃斑直緣跳甲等。
黃萎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,雨量較多時易發(fā)病,故應提前預防;栽植過深同樣易發(fā)病,因此應適當淺植。生產管理中應注意培養(yǎng)健壯植株、增強樹勢,注意增施磷鉀肥,不要偏施氮肥。
黃斑直緣跳甲和梨木虱蟲害較輕,很少發(fā)生。一旦發(fā)生,大樹用40%氧化樂果等農藥涂干,形成藥環(huán),寬度15厘米,殺死樹上幼蟲;苗圃幼蟲可用20%速滅殺丁3000倍液或50%敵殺死噴灑;成蟲可用10%高效氯氰菊酯噴灑,還可兼治其他害蟲。
紫葉紅櫨的園林應用:紫葉紅櫨樹形美觀,因其獨特的彩葉特性和較高的觀賞價值而備受青睞。它適合孤植、叢植、群植或片植,宜作公園、機關、庭院綠化,也可建風景林,發(fā)展前景十分廣闊。